書籍與網站推薦

書籍與網站推薦

 

 

好書推推

 

圖片來源:博客來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讀人類學有什麼用?」如果還存在這樣的疑惑,你一定要看看這本!

十六個實踐人類學知識的故事,本書透過人類學概念的說明為開端,接著介紹在各地發光發熱的人類學家們,從商業創新、社會設計、飲食文化等不同面向,帶領讀者認識社會生活上的人類學。

 

 

 

圖片來源: 博客來

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

 

試想未來的考古學者發掘到某一文化層,看到許多地區都有髮絲飄揚的綠色女神圖騰和紅髮黃衣的白面男子雕像時,是否會猜想這是傳說中的哪位神祇?雖然考古學界沒有「新鮮」事物,但作者引領我們跟著真實世界中的印地安那.瓊斯們馳騁各個文明現場,如臨那些偉大時刻。隨著新科技的運用,更多迷人的新發現陸續展開,本書邀你一起來連結經驗,探索遙遠的過去、瞭解我們的故事。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香港重慶大廈:世界的邊緣地帶

 

「重慶大廈的意義不僅僅在改變人群,也在於幫助我們理解低端全球化的世界…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也許不久將成為整個世界。」

位在香港繁華地段,有「黑暗中心」之稱的重慶大廈顯得格格不入。它,是許多香港居民認為黑暗的地方,卻是發展中國家眼中的明燈。作者麥高登從地點、人群、商品、法律切入觀察,述及重慶大廈未來的走向,更從此大廈看到低端全球化的發展。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靜寂工人》描述基隆碼頭工人的文化,透過各式各樣的人物,清水嫂、碼頭工人、茶店仔的阿姨……,他們的互動、話語,人的文化、故事,在時間的流逝與時代的變遷中,緩緩變動,在作者的文字中被記錄。

靜寂的究竟是那慢慢平息的基隆港,還是人們?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人類學只研究原始部落?

看看這本書那些曼哈頓上東區拿著柏金包橫衝直撞的靈長類吧!上東區秩序嚴明、階級更分明,老化不允許、托兒所與未來緊緊相倚,你說:這還有沒有人性?上東區的女性告訴你。

這是一本讀來時而驚嘆、時而無語,卻又在最後感受到人性溫暖的一本書,誠摯推薦大家閱讀。

 

 

 

 

還想知道更多?

歡迎使用各圖書館館藏目錄搜尋系統或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的 “主題” 搜尋!

參考詞彙: 人類學、考古學、考古學史、體質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語言人類學

好站連結

 

從芭樂的角度來看,園子裡的人類學者其實很多餘–淨纏著鄉民問些不著邊際的生活瑣事,耽擱了早上的肥,餓~~~

從芭樂的角度來看,水果攤前的人類學者實在很無聊,除了纏著老闆問有機商業的問題,還老是想著芭樂籽很多代表什麼文化象徵意涵;更機車的是,人類學家還跟朋友說,芭樂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和在上層被盒子裝起來的富士蘋果形成某種權力關係(幹嘛講話那麼不中聽)。

七十多位輪值寫手多任教於大學及學術機構,從人類學觀點探索日常生活、文化況味、社會張力、與世界百態。

(節錄自芭樂人類學網站)

 

在各行各業裡、社會的各個角落裡,都有一群人,做著跟人類學家一樣的事,或是用人類學家的方法來工作,他們不在學術圈裡,卻讓人類學更加貼近社會大眾。「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邀請這些人,分享他們的人類學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將自己的工作結合人類學,找到新的可能,也看到不一樣的社會真實。

(引自網站簡介)

 

「分享演化與人類的相關知識,很多古代的研究」(引自網站簡介)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內含許多有趣的冷知識,不僅是閒暇時的閱讀良伴,也常 是做報告時的靈感來源喔!

 

什麼?人類學有博物館?! (點我看詳細介紹)

吃驚之餘一定要來看看啊!不僅有臺灣原住民族的珍貴文物,還有國寶Muakai喔!想聽聽更多故事嗎?追蹤粉專,並實地參觀看看吧!

目前開放民族學展廳,另外,考古學展廳現正募款籌備中!!

 

是一本引導性質的著作,其用不同章節介紹人類學的各領域,性別、經濟、政治……不等,並在文章中詳述其發展脈絡與相關研究資訊。大家可能聽到是全英文的就望之卻步,但比起專業的中文解釋此書的英文極為淺顯,同時附有清晰的圖表與圖片,也能在網路上直接閱覽,是人類學新手的最佳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