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類學系


人類學系的成立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發展歷史已逾八十年。民國17年,由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移川子之藏教授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擔任講座教授,著手規畫、籌建土俗人種學教室、研究室、實驗室和標本室,並講授土俗、人種學課程,總稱「土俗人種學講座」,即本系前身。這是臺灣第一所以人類學,尤其是臺灣原住民族和南方民族研究,為主要目標的專業教學研究機構。民國34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與法學院二學院,文學院設置中文、史學和哲學三系,土俗人種學講座改制為歷史學系下的「民族學研究室」。民國38年,隨著一批優秀的考古學與民族學者由中國大陸遷徙到臺灣,傅斯年校長呈請教育部於本校文學院增設考古人類學系,本系正式創立,原「土俗人種學講座」及其後之「民族學研究室」所屬之相關資源同時併入。民國71年,本系因應時代潮流,改名為「人類學系」。